这事和苏翰根本半点关系都没有。
这个刺客纯粹是庆帝自行派遣的。
再者说了,苏翰又不是傻子,明知道庆帝已臻大宗师之境。
何必还要派十八人过来送死呢?
这不是摆明了给庆帝送人头么?
"候公公,你去和他们解释下。
"
庆帝同样察觉到了范闲看向苏翰的小动作,嘴角泛起一丝笑意,随手拂了拂衣袖后,移步到旁侧的书架前,取出一本书翻阅起来。
候公公走到苏翰与范闲跟前,稍稍弯腰解释道:"此刺客出自北齐,入京当日,监察院便已将其名姓递至陛下御案前。
其刺杀念头源自去年十月。
期间有六人从旁鼓动,促其下定决心,这才奔赴京都图谋不轨。
"
"这些都能查得出来?"
范闲略有惊诧地说道。
这般漫长的经过竟然都能调查清晰。
看来,他确实有些小觑了监察院的能耐。
"那六个可全是咱们庆国潜伏的密探。
"
候公公满面自豪地回答道。
"那究竟是谁暗中挑拨?难道会是"
范闲看了看候公公,又瞅了一眼靠在书架边悠然看书的庆帝,恍若有所领悟。
原来庆帝的心思竟与大哥不谋而合了?
怪不得庆帝会对苏翰如此轻易饶恕。
候公公听闻范闲言语至此,面容瞬间青紫,连忙用目光暗示范闲打住话题。
"此事乃朕亲令所为,监察院所办差事,谋划北齐之役由来已久,怎可无因无由。
这个刺客便是朕用来向北齐举兵的最佳借口。
"
庆帝手中翻着书页,侧目瞧了眼范闲,笑意盈盈地说道:"只是手法略显直白了些,好在如今又多了你大哥苏将军筹画的一出闹剧——在京都刺杀监察院提司。
"
"如此一来,我们庆国讨伐北齐也称得上理由充足了。
"
要不是苏翰策划程巨树刺杀范闲的这出戏恰好可以当作庆国进攻北齐的缘由。
恐怕庆帝也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苏翰。
就算庆帝暂时保苏翰性命,也不至于就给予这样一个无关痛痒的惩处。
"北齐密谍潜藏京都意图暗害监察院提司,这无疑是更为充分的伐齐依据啊!陛下您果然深藏老谋深算啊!"
听闻庆帝一番解说后,范闲顿时心明如镜,不由脱口而出感慨。
看来,从始至终庆帝都将一切都规划妥当了。
难怪仅对苏翰做了这样简单的处罚。
"你身为监察院提司,当街诛杀北齐暗谍派遣来的八品强者程巨树,此等功劳自应嘉赏,特晋封你为太常寺协律郎。
"
庆帝放下手中的书,指向范闲命令道。
"不太对啊,陛下,程巨树可是我大哥杀的,并非小臣所为,小臣最多也只能算是协助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