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慷慨陈词,面红耳赤几近动武。
原本井然有序的北齐朝堂,瞬间如同集市般吵闹起来,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庄严。
这让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战豆豆与珠帘后的北齐太后无不皱起眉头。
珠帘之下,北齐太后微微皱眉,看着下面一片混乱的文武百官,朱唇轻启,虽然语气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都住口!大殿如此喧嚣,成何体统?”
她不禁在心中感叹:北齐莫非真的没有可堪大用之人了吗?凭借眼前这些官员,又怎能对抗庆国?
若非当初离世太早,今日北齐怎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想当年,庆国不过是一介小诸侯,又如何能展至今日这等强盛之势?
“请太后恕罪!”
随着太后开口,满朝文武瞬间停止争吵,纷纷低头行礼。
然而即便太后话,文臣与武臣依旧互瞪,气氛依旧紧绷。
龙椅之上的战豆豆轻轻开口:“母后,儿臣赞同沈大人的观点,如今我大齐确实不宜再轻易对庆国开战。”
随后继续说道:“现今庆国掌控内库,富甲天下,且军队兵强马壮。
我们理应以休养生息为重,而非贸然动战争,您觉得呢?”
战豆豆心中了然,表面上看北齐国泰民安,实则不过是表象罢了。
相比之下,庆国的所有权力均集中在庆帝一人手中,而北齐却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力量。
若是没有战豆豆和太后这些年伪装太平,再加上苦荷大宗师的庇护,北齐恐怕早已内乱不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到战豆豆此言,珠帘后的太后沉默许久才开口回应:“有人有异议吗?”
此时一位文官越众而出,行礼道:“启禀太后,庆国虽强,但我国大军亦不逊色于他国。
若就此议和,则会在谈判中陷入被动局面。”
太后的声音依然平静得听不出喜怒:“那你打算如何做?”
一旁心腹沈重神情微变,立刻听出了太后的心意——显然是对此建议不悦。
那位大臣毫不犹豫地说:“我以为我们应先胜一场,如此才能在议和中占得先机。”
沈重冷笑一声,指着那名文官和其他几个主战的同僚问:“赢?谈何容易?你懂带兵打仗吗?或者说你们懂?”
那几名官员面红耳赤,互相张望,最终哑口无言,根本无法反驳。
这些文人固然能在朝堂之上纸上谈兵,真让他们上战场,却是天方夜谭。
片刻之后,太后缓缓说道:“哀家认为陛下与沈爱卿的观点不错,两国和谈还是要继续下去。
不过苏翰对我北齐确实太过倨傲,我们也需有所回应。
此外,先前派往庆国的使团被刺杀,我北齐颜面尽失,若不找回场子,怕要被人笑掉大牙。”
话语落下,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朝廷上下都在苦思冥想,如何能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解决此事。
庆国使团在北齐都街上被刺事件,影响颇为微妙。
这事情看似不大,实际上却牵扯两国关系的稳定性。
既要维系和谈,又不能让北齐失了颜面,这确实难为了众人。
沈重稍作沉思,恭敬地向太后汇报:「太后,下属已将潜伏在我国的敌谍言冰云捉拿归案。
估计庆国也核实了这一消息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