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云清柳看得眼热。
她虽被国师称作天生锦鲤,自带好运,但向来孤傲的国师,也并没有因此对她多看一眼,但就是这样一个孤僻的人,居然愿意搭理云书玥。
这叫她如何不气?
很快,殿外传来了陛下驾到的喊声。
殿内立刻齐刷刷跪了一地,身着名黄色衣袍的人入殿,朗声道:“宴会之上不必拘谨,诸位请起吧。”
伴随着歌舞,大殿之内的气氛逐渐松快起来。
云书玥静静地坐着,有一下没一下地端着茶杯喝水。
她看见了国师身后站着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徒弟白露,另一个则是陌生的男人,看着有几分书生气质,应该就是跟着国师到京城的那名文人了。
气氛逐渐热闹,有人提议作诗,一时间,文臣都来了兴趣。
几杯酒下肚,宴会上的诗词便不绝于耳。
正当大家把酒言欢之际,国师突然开口了。
“陛下,臣在民间找到了位才华横溢的书生,想着就此引荐一下。”
清冷的声音响起的瞬间,周遭安静了。
皇上看向他,“哦?那便请这位先生展示一下才华如何?”
言语间,国师身后的男子立刻出来跪倒在殿上,他姿态恭敬,声音雄浑。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草民周华,只是读过几本书,担不起才华横溢四字,只是会作诗而已。”
说罢,他才在陛下的示意下站起来,恭敬道:“小人有一佳作,还请各位一听。”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他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捋着胡子,颇有几分文人风骨。
让人震撼的是他的一句词作的奇妙,意境,韵脚十分对称,让不少人都露出赞叹的表情。
皇上大喜,笑道:“确实颇有才华,不知这位先生是否有意当官啊?”
此言一出,几位老臣的酒都醒了。
没有人能在宴会上凭借一首词就能当官,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国师。
周华并没有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他不卑不亢地拜见陛下,声音沉稳,表情严肃:“陛下,草民无意当官,只想替自己和家父求个公道。”
一句话出口,全场寂静。
求公道都求到了陛下面前,这该是如何的大冤啊!
但无论如何,不管他有多大的冤屈,都不应该在如此宴会上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否则,这不是将陛下架在火上烤吗?
果然,皇上的脸色沉了下去,笑意消失,他不咸不淡地问:“你有何冤屈?”
周华对众人各异的眼色视若无睹,他大声道:“草民要告安宁公主盗取他人作品为自己挣个好名声,将他人呕心沥血之作,写上自己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