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日出乎意料地成功。
当地居民被学院的艺术展示和科学演示所吸引,特别是看到学生们——尽管有些疲惫,但精神振奋,充满热情——亲自讲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最有说服力的是由艺术系学生创作的"维度感知"装置,让普通人也能短暂体验到多维视角的奇妙感受。
一位原本持怀疑态度的社区领袖在参观后表示:"这里的确在发生一些我无法完全理解的事情,但我看到的是探索和成长,而非危险或控制。
"
---
开课六周后,学院进行了首次正式评估。
结果令人欣慰:85%的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维度思维框架,能够在不出现严重眩晕症状的情况下理解四维概念。
维度适应训练也取得了突破,新一批学生的适应期明显缩短。
汉娜的研究团队甚至发现,经过适应训练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展现出新的活动模式,暗示着维度学习可能带来认知能力的整体提升。
赢天在学期中教师大会上总结道:"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教育实验。
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是这一伟大探索的先驱。
我们不只是在教授知识,我们在创造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能够跨越维度界限的意识。
"
他环顾四周,看着这些疲惫却满怀热情的面孔,微笑着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耐心和理解是我们最重要的教学工具。
我们不能期望几周或几个月就完成这一转变,但每一步,无论多小,都是朝着新世界迈进。
"
南极基地的警报在深夜突然响起,刺耳的声音划破了极地的寂静。
监控中心的技术人员们立刻紧张起来,多个屏幕同时闪烁着红色警告。
"维度漩涡能量波动异常!
"首席技术官杰森快速在全息键盘上操作,"数值超出标准范围38%,还在持续攀升。
"
驻守南极的三名维度使者——来自俄罗斯的阿列克谢、巴西的卡米拉和新西兰的麦克——迅速集合,穿上特制的极地装备前往漩涡所在的地下洞穴。
他们穿过一系列安全门,进入那个巨大的冰洞。
维度漩涡在洞穴中央旋转,通常平稳的四色光流此刻如同沸腾的液体般剧烈翻腾,发出低沉的嗡鸣。
更令人惊讶的是,漩涡边缘站着一个陌生的身影。
那是一个身高约两米的人形生物,全身覆盖着流动的银色物质,仿佛液态金属构成的雕塑。
它没有明显的五官,只有头部位置有一道波动的光线,像是某种视觉感应器官。
"我已经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银色生物开口说话,声音没有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三位维度使者的脑海中响起,"你们比预期的反应要慢。
"
"你是谁?"阿列克谢上前一步,四色能量在他指尖凝聚,随时准备防御。
"我是观察者,"银色生物回答,"星辰族的一个分支。
我们的任务是记录宇宙文明间的交流历史。
"
卡米拉谨慎地靠近:"星辰族?四大族群中没有这个名字。
"
"四族只是与你们直接接触的文明,"观察者平静地解释,"宇宙中的智慧生命远不止这些。
我们选择观察而非干预,至少大多数时候如此。
"
麦克立刻通过通讯器联系总部:"需要院长立刻返回南极,发现重要访客。
"
几小时后,赢天通过紧急传送抵达基地。
观察者似乎对这段等待毫不在意,它静立在漩涡边缘,仿佛一尊雕像。